青少年的抑郁经历是怎样的?
在最近一期《心理学前沿》杂志中,一篇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现象学”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试图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探索抑郁症的真实面貌。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他们得以窥见这些青少年内心的抑郁世界。
在对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三种显著的抑郁模式。
首先,“分离、渴望模式”揭示了青少年与世界之间的深刻疏离感。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失去熟悉特征的空间,被无情地排除在外,再也无法融入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世界。这种脱节感往往伴随着难以言喻的孤独和寂寞,成为他们难以启齿的心事。
其次,“沮丧、拒绝模式”则表现为青少年对世界的不满和愤怒。
他们觉得生活总是充满了烦恼、失望和不公。除了对外界的不满,他们还经常为自己的反应感到烦恼。这些人变得易怒、敏感、防御心强,常常觉得别人也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显得过于被动。
最后,“瘫痪、非共振模式”则表现为一种冷漠、缺乏动力的状态。
青少年在这种模式下感到麻木和脱离,缺乏乐趣和兴趣。他们仿佛被一种无法言喻的疲惫所笼罩,几乎无法动弹。这种困境的核心特征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疲惫感,使他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抑郁模式,我们可以借助统一心理学理论(UT)。
该理论将抑郁症视为一种“行为关闭状态”,即个体的基本投资系统从参与转变为不参与,情感激励系统从“积极接近”转变为“消极回避”。从这个角度看,“瘫痪、无共鸣模式”与UT中的行为关闭模型(BSM)的抑郁框架高度一致。
此外,UT还提出了一个名为影响矩阵的人际关系系统模型。该模型认为人类是深度关系生物,在权力、爱和自由的维度上寻求社会影响和关系价值。
青春期作为融入社会网络的关键时期,关系系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格倾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抑郁紧密相关的一个特征是神经质,它表现为消极情绪系统的活跃和过度反应。高度神经质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心烦意乱、脆弱和自我意识过强,从而更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困境。
结合影响矩阵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他两种抑郁模式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分离渴望模式反映了那些在社会影响力和关系价值上感到挫败的青少年,他们渴望联系但却又无法找到归属感,最终选择关闭关系、远离人群。
而沮丧拒绝模式则表现为一种试图通过惩罚或攻击来应对不受欢迎或不愉快事物的策略,这种被动的攻击方式往往导致关系的僵局和疏远。
对于那些试图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人来说,这些结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将抑郁症视为一种导致行为关闭状态的相移,表现为高消极影响、低积极影响和低参与度。在瘫痪、无共鸣模式中,这一特点尤为明显。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被看到、被认识和被重视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抑郁风险。
最后,当青少年感到沮丧时,他们可能会在人际关系方式上变得僵化,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反对。前者导致分离向往模式,后者导致沮丧拒绝模式。
总之,青少年抑郁症的经历是充满痛苦和疏远的。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抑郁症只是由于孩子态度错误、懒惰或无能导致的误解,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由于未能在关键发展期茁壮成长而导致的关闭状态。
这种失败可能表现为瘫痪的关闭、深刻的疏离感或被动的拒绝态度。通过更深入地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抑郁经历,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