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下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心理工作者姚赛文老师在#省心协平台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就《一个儿童的“自传”》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卡刚和莫斯曾经对人格特质进行过长期的追踪研究,从被试 2 岁时起一直到他们 20 岁时进行过多次测验,结果发现,有些特质显示出相当的稳定性,比如害羞气质。 即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境的害羞或抑制的行为风格。具有这种气质的孩子在面临一个新情境时,总是小心翼翼,被动与退缩。当面对陌生人时,这种孩子的典型行为是把头掉转过去,避开陌生人的视线,把自己的脸躲藏在父母的背后或大腿里。当他们长大后,在新的社交情境中,同样是消极退缩的。
“母亲”=我
想象母亲表象或有过渡物(1岁)
形成内部对话(1-3岁), “我”出现标志着我们自我的出现。
“我”的形成是在与早期抚养者的互动中产生的,所以早期抚养还是很重要的。
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那早期经历对我们很重要,这些早期经历跟重要课题不断内化,会进入潜意识里面。
在我们成年以后,随着现实生活的各种刺激,这种潜意识内容就会进入到意识层面。深深的影响你,而当事己并不知晓。这种潜意识就会影响当事人的生活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
1
首先第一点那就是足够敏感的母亲,应该适可而止的母亲。
足够的敏感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及时识别婴儿的要求去满足他,同时,足够的敏感也是要足够的敏感识别,不需要你的时候,要终止你的给予。
其实,母亲在婴儿最初出生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原始母性关注。这是由于我们人类的遗传所决定的,当一个婴儿分娩以后,你会进入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完全以把孩子当做最重要的,这时候孩子就是全部,而自己常常是不再那么重要,所以孩子刚刚出生不久后的母亲,她能够一个小时醒一次。
这时候的母亲的自我完全被他把他的自我赋予了他的孩子,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换句话说,她成为了孩子的一个自我。这个时候母亲淡化了自己的主体性,淡化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个人兴趣。
而且这种高度的原始母性关注也为婴儿创造了主观的全能感。婴儿就像在子宫里面一样,所以就会心目中觉得我想什么就有什么。外界的世界就是婴儿的想法,想让世界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这种就是婴儿最初的主观全能感,也叫持续的存在感。
然后婴儿就能全身心的沉浸在自己的感知中间,或者沉浸在世界之中,因为自己的感知就是世界。然后感到自己持续的存在,婴儿最初几个月的体验的质量,这方面的质量是成人后期个体状态的关键。
所以,母婴互动,特别是早期的母婴互动特别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婴幼儿的认知的发展和身体的成熟,那么敏感的母亲就会知道这些需求,没有像刚出生那么迫切,所以他也会相应的减少去代替婴儿的自我。
所以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应该及时出现。同样关键的是,他在不被需要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退离,这样的话使得婴儿不单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同时也逐渐逐渐开始适应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应对失败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孩子自己去跟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可以逐渐减少婴儿的依赖感,这个婴儿逐渐就开始意识到外界不是完全可靠的。不可靠的时候,他只能依靠自己,所以在这个减少依赖感的同时,自立也逐渐开始形成。
而且他还知道这种能不能得到,取决于是不是能够让敏感的母亲或者不够敏感的母亲也开始意识到他的需要,不是每次都能得到,都能随心所欲,而且不是每次都能满足愿望。因为他人也有自身的需要和计划。就意味着他也需要理解他人。
这是我们介绍的第一点,也就是足够敏感的母亲,通过这种足够敏感的母亲,那么婴儿的自我会逐渐逐渐发育,婴儿的自我会逐渐独立,而且也更能够理解他的愿望需要表达,有的时候他需要跟人通话。妥协,
2
第二点,那就是依赖与独立。婴儿最初的时候,他是跟母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没有母亲照顾,就没有婴儿。
最初的时候。婴儿他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所谓的婴儿的发展一定是跟母亲。两个人之间的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发展。
母婴的关系应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作为绝对依赖。第二个阶段称作为相对依赖。第三个阶段是趋向独立。
第一个绝对依赖由于婴儿的最早期。
它是完全依赖于母体,不论是他的衣食住行等都完全依赖于母体,那么婴儿在最初的这个原始母性专注状态中,孩子就能够得到他所需要的爱和环境,婴儿跟母亲是完全融为一体的。
第二个阶段就叫相对依赖。
当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认知都有了一些重大的发展,他开始能够分辨出来母亲和自己,他们不是一个人。所以他也知道自己强烈的依赖母亲,这种强烈的依赖,并不是100%都能得到满足的,所以他会因此而感到焦虑。
一个母亲到了相对依赖期,理论上应该逐渐开始从原始的母性关注中退出,越来越关心自身,这样对于婴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对依赖期是对双方的考验,对于婴儿来说,必须在可承受的挫折面前迅速的去减少依赖。把依赖变成对自己自立的一种期盼。对于母亲来说,也是要忍住内心强烈的关心,抽身出来,让孩子自由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那就是趋向独立。
趋向独立的过程,不是一猝而就的,它是慢慢发生的。
趋向独立的过程是说主要通过婴儿对照顾的记忆。如果说他以前被照顾的越好,越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敏感的母亲的支持和照顾,那他在需要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被照顾的场景,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真的人存在,但是记忆就可以弥补这部分,这是对照顾的记忆。
第二是对自身需要的投射。当一个人有自身需要的时候,随着你的认知的发育的成熟,你往往会把这种需要投射性的认为是对方在满足需要。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你往往能够从他的眼神中辨别的出来,他爱你的原因是因为你把你爱他投射出去了,所以你心里有什么你就能看出什么。
所以,第一通过对以前照顾的记忆。第二,通过对自身需要的投射,你也能逐渐趋向独立。因为你的需要能够被你的想象的投射到外界得到了满足,这样就更趋向独立。
第三,以往被详细照顾了以后,等到你有这种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完全把早年以前对你的照顾而内射进来,是潜意识对照顾的记忆,这和第一点不同,对照顾的记忆完全有可能是意识到的。
如果三个期再说一遍,绝对依赖相对依赖和趋向独立,如果前两个阶段发育的很好,那么,婴儿就能够有很好的经验,有很好的记忆,这样也会造成他敢于去投射。
这样的话,他的婴幼儿才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去构造一个健康牢固的内部世界。
所以这是我们说的,你的以前真实的互动,后来你的真实互动逐渐在撤退的时候,以前真实互动的那些效果功能仍然存在,因而可以通过他对以前的这些回忆,投射和内射来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仍能够完成独立。
这个阶段描述了主要是刚开始走学走路的儿童和努力发展自我的青少年。
3
第三个观点,那就是真我和假我。
当婴儿的需求被积极满足,或者当婴儿需求,他不需要的时候能够被及时的不满足。它就能发展出真我。
比如说一个小孩子,看见妈妈的时候,他很需要妈妈去抱她,亲她,所以这时候妈妈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跟孩子的想象相吻合;但是很快被抱在怀里的孩子就觉得不自由,不舒服,不安的扭动着身体想下来,这是母亲能够敏感的识别出来,立刻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去玩玩具,如果婴儿能够被积极的满足,并且被积极的不满足这样的经历,他就能发展出真我,因为他的自我跟外界是相吻合的。
他的想象就是外界的环境,他的自我里边比较更多的接近客观的外界,所以真我中间它也包含了每个人独特的原创的部分,而且还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
假我就是在婴儿对环境的顺从中形成。当孩子饿的时候,需要吃的时候,如果外界环境没有积极的应答,那时候孩子就会压抑自己。因为他肯定得不到吃的,所以他会压抑自己需要吃的这种愿望,所以他只能顺从环境。(而且婴幼儿有时候无法分清自己的想象和客观世界)在经常他的想法跟外界环境不相吻合的,这样经常在顺从中形成。
假我是外界客观跟他想的不太吻合。
这是真我和假我,而人都具有真我假我这两种,而且需要平衡。特别要提到的健康的假我也是需要的。
这种细微的差别,和母婴互动的你到底能不能识别出来自己的想法和环境是否相同有很大联系。从这个角度说明了。敏感的母亲对孩子的自我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孩子的真我和假我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4
第四个观点叫过渡客体。
当孩子内心在逐渐趋向独立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了,一个敏感的母亲她就会最初的时候完全代替婴儿,之后慢慢的撤离,这种撤离的进度时间和强度常常取决于母亲的敏感性。
不过,就算再敏感婴儿仍然会经历是一定程度的挫折。所以这时过渡性客体,就是连接了人的内在需要客体,同时外在又能够希望独立的这么一个内外的联系。它表明了一个并非完全主观,也非完全客观的中间区域。
孩子的过渡客体主要是因为妈妈或者养育者或者关心他的人不在时。他就会找一个妈妈的替代品或者过度的客体,所以这个过度的客体是出于孩子的主观,但是他有一定的客观性。
比如说一只喜爱的玩具熊,它确实在身上有某些妈妈的特征,它不是完全主观的想象,它是一个具体的实物,但是它跟具体的母亲的关心还是相差很远。所以,过渡性客体,它是一个不是完全主观,也不是完全客观的一个中间区域。
通过过渡客体,母亲跟孩子的连接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如果母亲的分开的时间越长,那么,孩子对过渡客体的依赖就会越强。
当然,过度客体的一些依赖也可以缓冲儿童因为主观全能世界受损,客观上妈妈不在,这种落差所带来的焦虑,过渡性客体扩展到了心理健康和创造性的领域,过渡性客体减少焦虑时,它需要你创造性的去把它想象成这种客体所具有的属性,所以过渡性体验是一种有益的体验,可以增加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所以这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的,通过儿童期跟过度客体的往来,我们常常能够锻炼人的主观和客观性,同时做到尽可能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做到平衡。这跟早年过渡客体的发育是否良好非常有关系。
5
母婴之间的真实互动是最重要的,那在治疗室里面咨访关系的真实互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师之所以能够成为新的客体,不是由于解释,也不是由于治疗的设置,比如说一周见一次,也不是这些原因造成的,而是治疗师提供了一个治疗性保持的环境。
这种环境就跟母婴真实的互动一样的,咨访关系,它是母婴互动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抱持,就像母亲抱婴儿,他必须用一定的力量,以至于孩子能够不不会被掉在地上,同时他应该有足够的力量,使得孩子并不觉察出来自己是在被保护的。所以这样一种的关系叫抱持。
所以治疗师他通过他的设置,通过他的语言,通过他的共情的态度,给来访者一种抱持的环境来恢复早年的这种母婴的互动,而且是真实互动。当孩子紧张的时候,母亲会下意识的报紧,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当孩子轻松的时候,母亲会自然放松,这样使得孩子整个妈妈的怀抱,它是有张有弛的。
在咨访关系中间,治疗师创造这种真实的母婴互动,让来访者不知不觉的进行自发的体验,这种环境是在你一定要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让来访者退行到阻碍他发展的那个阶段。
在这个抱持的环境下,治疗师就能够重新给他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客体关系,发展他的真我,使他的来访者的人格有再次发育的机会。
而且这种抱持再往进一步,它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使得来访者感到安全,那么在安全的环境下,来访者就会把以前解离的否认的这些东西,投射到拿出来,因为它不再需要防御,或者较少的防御来投射出来,放到这个咨访关系中。
也就是说咨询师要做一个容器来接纳来访者的不能接纳的东西啊,然后在这种容纳的情况下你才会真正去对这个事情进行观察,进行分析,进行解读,这样的话才能使他的重新恢复他的主观跟客观是吻合的,才能发展出他的真我,才能建立安全感。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直播回放中回看,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视频号主页,在主页中选择“直播回放”找到今天的主题就可以了。温馨提示:如果主页上无法找到直播回放,升级微信就可以了。
感谢您的浏览与关注,欢迎您点击在看,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心得感悟与大家分享,或者留言您关心的问题与大家交流。